用舌尖感受时光滋味,以指尖触摸岁月匠心,告别走马观花的匆匆行程,来开启一场深度沉浸的非遗探索之旅。在美食的烟火气里,在手作的温度中,体验解码江南文化基因的“慢旅行”。来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介绍↓
舌尖非遗·烟火滋味中的江南巧思
走进金泽商榻的农家客堂,加入阿婆茶的行列,和阿婆们围坐在一起,就着咸菜苋、九酥豆,边喝茶边拉家常,让茶香混着家常话,浸润出浓浓的睦邻温情。这以茶为礼、以茶待客的习俗,正是江南水乡尚礼睦邻的生活巧思。
展开剩余82%朱家角的涵大隆酱园里,不妨凑近酱缸闻一闻那醇厚的酱香。百年传承的酱菜制作技艺,依循时节选用当地蔬果,让玫瑰乳腐的滑腻、虾籽酱油的鲜醇在舌尖绽放,使人能够真切尝到因地制宜、顺应自然的本真之味。
在吴江震泽,仁昌顺糕点铺的蒸笼一打开,薄荷糕、定胜糕的香气就让人挪不开脚。拿起一块刚出炉的糕点,软糯香甜在舌尖蔓延,精工细作间,满含江南人馈赠亲友的浓浓心意。
七都、震泽的熏青豆茶,得亲手泡上一杯。看着咸香豆粒、橘皮丝在绿茶中沉浮,轻啜一口,满嘴清香、解腻生津。这深受当地及毗邻地区民众喜爱的茶饮,恰是吴江醇正风土人情的生动体现,是地道的吴地茶文化名片。
嘉善的人物云片糕制作考究,色泽明丽,入口即化,甜而不腻。方寸之间刻画精致图案,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。
西塘八珍糕,尽显药食同源的东方智慧。八珍糕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,八味中药材巧妙融入方寸糕体,药香与米香交织,香甜可口,既是食物又是药膳,滋养身心。
指尖非遗·手作温度里的文化传承
走进青浦的水印版画工坊,空气中弥漫着梨木的清香与墨汁的醇厚。当刻刀在坚韧的梨木板上游走,便勾勒出水乡的粉墙黛瓦、摇曳的舟楫、灵动的花鸟……当湿润的宣纸被轻轻揭起,墨色层层晕染,一幅幅江南风物便跃然纸上,浓淡相宜,意境悠远。
练塘镇的茭白叶编结,是自然与匠心的完美结合。匠人们指尖翻飞,挑、压、折、编,将平凡的叶片幻化成精美的杯垫、提篮、收纳盒,甚至栩栩如生的小动物。纹理天然,色泽温润,诠释“文明为脉、自然为材”的生活哲学。
在黎里古镇,感受竹编技艺的灵动。一根根坚韧的青竹,被柴刀破成一根根竹条,再被劈薄成竹篾。篾条在匠人布满岁月痕迹却无比灵巧的指尖上下翻飞、纵横交织,看似随心所欲,实则胸有成竹。不多时,精巧实用的篮、篓、器皿便初具形貌。篾条交错间,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融合。
同里剪纸,仅凭一把剪刀,便能“剪出”整个水乡。红纸在指尖灵动旋转,剪刀开合如笔走龙蛇,片刻间,退思园的亭台楼阁、三桥的拱影波光、市井的烟火气息便跃然纸上。方寸纸张,浓缩的是千年水乡的灵秀与神韵。
嘉善泥塑,赋予朴实泥土以生命温度。踏入丁海龙非遗传承馆,仿佛推开泥土艺术殿堂的大门,陈列的泥塑人物憨态可掬,讲述着市井生活的鲜活故事。在互动体验区,不妨亲手揉捏塑造,感受泥土在掌心的温润,领悟泥塑技艺的恒久魅力。
走进“中国纽扣之乡”西塘,不妨到纽扣博物馆一探究竟。在这里,既能饱览古今中外的各式纽扣,还能亲自体验盘扣制作。盘扣从唐代的功能性绳结一路发展,如今已成了雅致的装饰艺术。历经二十余道工序,小小布条盘绕成精致的花鸟鱼虫,方寸之间蕴含着对细节与美的极致追求。
长三角示范区非遗之旅,是一场与江南文化的深度对话。在这里,非遗不仅是博物馆中的展陈,更是能品尝、能触摸、能参与的鲜活日常。唤醒沉睡的感官记忆,让古老技艺在体验中焕发新生,让千年文脉在互动中绵延传承。烟火人间,指尖流韵——江南的魂与韵,等你来亲身解码。
资料:长三角示范声、绿色青浦、苏州吴江发布、嘉善发布
编辑:王婷君、耿浩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
发布于:北京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